
教學相長,利人利己!
內部講師的大願力
2025 Jul 10 講師教學
內部講師的大願力
教學相長,利人利己!

【從業】
在企業裡擔任內部講師,對很多人來說,一開始並不是出於自願,而是被公司指派的任務,這正是所謂的 「從業」。 你可能接到任務通知:「你來上這堂課」、「請整理你工作的 SOP 和新進同仁分享」,在還來不及說「我不行」之前,身分就已經轉換了。 但也就是在這個「不得不接受」的過程中,我們開始有了轉變。當你發現自己的經驗,能幫助一位新同事少犯一次錯;當你發現自己整理出的方法,可以讓團隊工作更有效率,這時你會發現,這不只是一份任務,而是一份責任。 這就是 「敬業」 的開端。
【敬業】
尤其是當你是主管、是帶人的人,成為內部講師,便不只是「分享資訊」那麼簡單,更是一位 「培育部屬」的行動者。你不只是傳達知識,更是在培養能力、影響態度、建立文化。這是一種使命感,也是一種傳承的影響力。 而當你持續站上講台,不論是一堂部門內訓、一場跨部門分享…你會逐漸發現:教學,是一種自我成長最深刻的形式。當你為了準備教材而深入梳理知識、為了回應問題而擴展視角,甚至,為了講得更好,你開始學會傾聽、調整表達、尊重差異化。 這時,你會進入一種更高的境界——「樂業」。
【樂業】
原來,幫助別人成長的過程,本身就會讓自己也蛻變;原來,看著學員點頭、回應、進步,是如此令人開心;原來,知識不是用來保留,而是用來分享,才能發揮最大價值。這不是辛苦的工作,而是帶著快樂與成就感的實踐。
這一切,正如聖嚴法師所說: 「能夠發菩薩的願、成佛的願、度眾生的誓,利益他人的誓,為了成就他人,要先成長自己,最後獲得最多利益的一定是自己。」
從「任務」到「使命」到「熱愛」 從「從業」的被動,到 「敬業」的主動,再到「樂業」的投入,內部講師之路,是一種內在成熟與外在影響力並進的歷程。
這不只是工作角色的延伸,更是一種願力的實踐。
教學,是一種利他也是利己的修行。
當你選擇教導,你也選擇了讓自己持續成長。
【延伸學習】為什麼企業一定要有內部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