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將經驗化為智慧:知識萃取的力量!
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競爭力,不再只是掌握資訊量的多寡,而是能否快速地把經驗轉化成可複製、可擴散的智慧。 知識萃取的目的就是把藏在每個人腦袋裡、平常說不清楚的「實戰經驗」,轉成大家都能看懂、學會、用得上的智慧資產。
- 2025 Apr 27
教學,是一場頻率的修行
今天,刻意放下手邊的忙碌與輸出,把自己交還給自己。不是因為累了,而是~ 因為我明白:「真正持續穩定的輸出,來自內在能量不斷的提升。」 在持續輸出的過程中,我愈來愈清楚: 真正能影響生命品質的,不是外在成就,而是內在意識的頻率狀態。
- 2025 Jun 14
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
這不是一般的成功學,更像是寫給靈魂一封封的信, 人生體悟的21封信,每一封都像是在與過去的自己及未來的自己,省思、對話。 其中有一句話讓我特別有感:「當你不知道自己是誰,就只能靠做什麼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年紀越大,越能體會這句話的份量。 那些曾經讓人焦慮不已的「職稱、頭銜、KPI」,其實都只是過眼雲煙;真正穩定內在的,是我們對「自己是誰」的清楚認知與完全接納。 韓第被譽為英國的彼得杜拉克,這些文字,就像一位長者給出很到位的提醒:「先搞清楚自己是誰,做什麼才有意義。」
- 2025 May 04
內部講師的大願力
內部講師成長的三個歷程:【從業—>敬業—>樂業】 【從業】 在企業裡擔任內部講師,對很多人來說,一開始並不是出於自願,而是被公司指派的任務,這正是所謂的 「從業」。 你可能接到任務通知:「你來上這堂課」、「請整理你工作的 SOP 和新進同仁分享」,在還來不及說「我不行」之前,身分就已經轉換了。 但也就是在這個「不得不接受」的過程中,我們開始有了轉變。當你發現自己的經驗,能幫助一位新同事少犯一次錯;當你發現自己整理出的方法,可以讓團隊工作更有效率,這時你會發現,這不只是一份任務,而是一份責任。 這就是 「敬業」 的開端。
- 2025 Jul 10
團隊協作的五個成功關鍵!
#你是用專業在領導人、還是領導一群專業的人? 這是我很有感的一集: 規則是黑湯匙和白湯匙各自組成一個團隊來對抗,團隊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一100份的料理給100位評審試吃後做出選擇,得分數較少的隊伍全員淘汰。 第一輪的比賽是黑湯匙的團隊生存下來: 觀察整個過程不難發現,領導者是致勝的關鍵。因為團隊的每一位成員都是身經百戰的名廚,要如何整合團隊成員的戰力,考驗的就是領導者的智慧。
- 2024 Oct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