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孟彥|最懂企業培訓的專家
0
  • 登入
  • 關於廖孟彥
  • 企業培訓
    回主選單
    • 企業內部講師培訓
    • 領導與管理系列課程
    • 體驗式課程【領導饗宴】
    • 簡報架構設計與說服技巧
    • 顧客滿意與客訴處理技巧
    • 顧問式銷售技巧
    • 問題分析與決策思考力
  • 顧問輔導
    回主選單
    • 內部講師團建置
    • 1-1教練諮詢
  • 學習資源
    回主選單
    • 線上課程
    • 著作出版
    • 培訓教具
  • 孟想觀點
    回主選單
    • 講師教學
    • 經營管理
    • 服務行銷
  • 量子維觀
    回主選單
    • 量子領導筆記
    • 量子溝通筆記
    • 量子隨芯筆記
  • 孟幻生活
    回主選單
    • 人生百味
    • 孟饗私廚
  • 聯絡我們
  • 註冊
  • 登入
  • 0
廖孟彥|最懂企業培訓的專家
  • 關於廖孟彥
  • 企業培訓
    企業內部講師培訓 領導與管理系列課程 體驗式課程【領導饗宴】 簡報架構設計與說服技巧 顧客滿意與客訴處理技巧 顧問式銷售技巧 問題分析與決策思考力
  • 顧問輔導
    內部講師團建置 1-1教練諮詢
  • 學習資源
    線上課程 著作出版 培訓教具
  • 孟想觀點
    講師教學 經營管理 服務行銷
  • 量子維觀
    量子領導筆記 量子溝通筆記 量子隨芯筆記
  • 孟幻生活
    人生百味 孟饗私廚
  • 聯絡我們
講師教學
  • 文章總覽
  • 分類
  • 講師教學 (19)
  • 經營管理 (8)
  • 服務行銷 (3)
  • 量子領導筆記 (4)
  • 量子溝通筆記 (1)
  • 量子隨芯筆記 (3)
  1. 首頁
  2. 孟想之道
  3. 點燃學員期待的起手式,講師超吸睛自我介紹的2大關鍵技巧

點燃學員期待的起手式,講師超吸睛自我介紹的2大關鍵技巧

2024 Jul 02 講師教學
內容目錄
  1. 「誰說的?」比 「 說什麼? 」 還重要 ,講師課前自我介紹的重要性
  2. 講師課前自我介紹的兩大目的
    1. 目的一:展現親和力、拉近和聽眾的距離
    2. 目的二: 提升信任度、創造聽眾的期待
  3. 自我介紹能極度「吸睛」的兩個關鍵技巧
    1. 關鍵技巧一:「內」、「外」兼修、取得認同
  4. 結語:「信任」是讓聽眾打開心房最好的「敲門磚」。

「誰說的?」比 「 說什麼? 」 還重要 ,講師課前自我介紹的重要性


講師上課前是否要做「自我介紹」?

依據我多年的觀察,講師往往會忽略了在上課前先做自我介紹,尤其是內部講師總覺得在同仁面前做自我介紹感覺很奇怪?或是覺得尷尬不好意思?完全沒有認知到講師在課前做「自我介紹」的重要性。

在我的「講師培訓課程」中,有一個單元是專門教講師如何做「自我介紹」的技巧,一開始學員也都是帶著懷疑的心態,但在我詳盡的說明和示範後,大家都能感受到一個經過設計的自我介紹能對後續課程進行所帶來的價值。

為何講師在開場時要做「自我介紹」呢?

其實真正重要的是這個觀念:「誰說的?」比 「 說什麼? 」 還重要,也就是Why me?為什麼是我能站在這裡為大家上課呢?講師若沒能在第一時間取得聽眾的信任和好感度,那麼他們的心中就會一直存在著疑惑,無法立即靜下心來聆聽,也無法對接下來的課程內容產生期待。

講師課前自我介紹的兩大目的


但,過猶不及,講師若一開始花了太多時間做自我介紹,過度吹捧自己的「豐功偉業」或將自己「神格化」,反而會讓聽眾覺得反感,造成反效果,所以講師一定要清楚自我介紹的目的為何?說明如下:

目的一:展現親和力、拉近和聽眾的距離

講師可以透過表情、眼神和穿著打扮,展現出你的自信和熱情,然後以誠懇的態度讓聽眾感受到你是一個很樂於分享的人,是願意來跟他們一起學習成長的,而不是將自己塑造成「神人」般的高高在上,自我感覺良好、讓人難以接近,這樣聽眾也將會抱持著「看戲 」的心態,難以快速融入學習氣氛中。

目的二: 提升信任度、創造聽眾的期待

自我介紹 ≠ 簡單的介紹自己

講師自我介紹的重點不是真的要介紹自己是誰?而是要談Why me?讓聽眾對你產生專業信賴感,因此講師自我介紹的內容必須要能和授課的主題有所連結,讓聽眾肯定你在這領域的專業歷練,讓他們認同你是有資格站在這裡跟他們分享的,是能夠協助到他們的,後續聽眾也才會對講師要講的內容有所期待。

自我介紹能極度「吸睛」的兩個關鍵技巧


那麼講師的自我介紹要如何做到「專業真誠又不浮誇」,同時又能達成自我介紹的兩大目的呢?

只要把握以下兩個關鍵技巧,必定是一個能極度吸睛的自我介紹,說明如下:

關鍵技巧一:「內」、「外」兼修、取得認同

講師可以透過內、外兼修的個人經歷分享,讓聽眾能快速了解講師的特色和背景,拉近距離、提升認同感,分述如下:

.講師的「內在」動能

講師可以透過分享自己的人生歷練來帶出自己的內在特質,如:個性、外號和工作心得等,也可以分享自己的興趣、特殊專長及認識你的好處等,這些都能取得聽眾的共鳴和好奇,能快速拉近講師和聽眾的距離。

此外,上過我課程的學員都知道,我非常鼓勵講師能分享自己的「座右銘」,我希望每位講師都要給自己訂一個座右銘,因為講師可以透過座右銘的分享,讓聽眾快速了解自己的工作觀或價值觀,甚至可以和授課主題結合,強調對某些理念的堅持,都將有助於提升聽眾對講師的認同度。

.講師的「外在」修煉

講師可以凸顯自己的職場歷練,包含所擔任的職位、負責過的專案以及在工作上曾經獲得的成就和榮譽等,也可以展示和授課主題相關的學經歷、著作,或是有相關的證照等,這些外在的修煉都可以提升講師的專業信賴感。

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所臚列的重點一定要和課程主題有連結,才不會讓聽眾覺得太浮誇,且不知道目的為何?

關鍵技巧二:「三點」全露、創造期待

所謂的「三點」就是運用「昨日」、「今日」和「明日」這三個時間點的連結來創造聽眾對接下來課程的期待,也就是在聽眾已認同WHY為什麼是你後,接著講師就可以運用明日–>昨日–>今日這樣的時間軸順序來提升聽眾對這個課程的期待,說明如下:

第一點:明日

首先講師可以先談「明日」,強調透過這個課程,講師可以帶給聽眾「未來」有什麼利益?或是自己可以協助聽眾達成未來的哪些目標?

例如:在上課的場合,講師可以這麼說「這個課程可以讓你快速掌握客訴處理技巧,將危機化為轉機,以後再也不用擔心面對難搞的顧客了」。

或是在簡報的場合,你可以這麼說「 這個專案可以在3個月內讓貴公司網站的瀏覽量至少提升10倍以上」。 

第二點:昨日

接著,再談講師的「昨日」,說明自己「過去」的專業歷練和成功事績,或是提出自己有信心達成這些目標的證明。

例如:在上課的場合,講師可以這麼說「這課程已經超過12,000人上過了,更是知名上市公司的銷售人員每年指定必上的課程,學員的課後滿意度也幾乎都接近滿分呢」。

或在簡報的場合時,你可以這麼說「我在這個產業已經有15年的歷練,更曾經獲得國際獎項的肯定,去年輔導的20家公司,每一家也都成功的達標」。

第三點:今日

最後談談「今日」希望大家要做的事,強調「現在」希望聽眾要採取的行動,或是今天自己可以協助聽眾一起解決的問題。

例如:在上課的場合,你可以這麼說「今天只要大家能認真投入、專注學習,保證能學會快速處理客訴的技巧,提升顧客滿意度 」。

或是在簡報的場合,你可以這麼說「如果你也想抓住這波電商成長的趨勢,快速創造收入、翻轉人生,一定要把握今天這個難得的機會」 。


結語:「信任」是讓聽眾打開心房最好的「敲門磚」。


自我介紹的重點不是著重在WHO你是誰?而是WHY為什麼是你?

介紹內容一定要和課程主題連結,這樣才能取得聽眾的信任,但也常有學員提問「如果上課或簡報的對象是早已熟識的長官或同事時,那這些還適用嗎?」其實無論是課程或是簡報,若能在開始前告訴聽眾,你為了準備這些內容所投入的心力,以及你將可以幫聽眾解決哪些問題?能帶給他們什麼好處?讓聽眾真實感受到你是和他們一起的,相信不論是內部或是外部聽眾也都會樂於聆聽和投入你的課程中。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為什麼企業一定要有「內部講師」?

內部講師制度,不只是「找人上課」,更是企業文化能被複製、知識能被傳承的關鍵。 在企業內部,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既是同仁、又是老師,能把第一線經驗濃縮成課程,將隱性知識轉化為能被複製的 know-how。他們,就是「內部講師」。而在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以及長期缺工問題,降低知識斷層成為企業現今重要課題之一。因此,內部講師制度早已不只是培訓配角,而是支撐企業轉型、組織學習與文化扎根的核心力量。

  • 2025 Apr 22

團隊協作的五個成功關鍵!

#你是用專業在領導人、還是領導一群專業的人? 這是我很有感的一集: 規則是黑湯匙和白湯匙各自組成一個團隊來對抗,團隊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一100份的料理給100位評審試吃後做出選擇,得分數較少的隊伍全員淘汰。 第一輪的比賽是黑湯匙的團隊生存下來: 觀察整個過程不難發現,領導者是致勝的關鍵。因為團隊的每一位成員都是身經百戰的名廚,要如何整合團隊成員的戰力,考驗的就是領導者的智慧。

  • 2024 Oct 06

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

這不是一般的成功學,更像是寫給靈魂一封封的信, 人生體悟的21封信,每一封都像是在與過去的自己及未來的自己,省思、對話。 其中有一句話讓我特別有感:「當你不知道自己是誰,就只能靠做什麼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年紀越大,越能體會這句話的份量。 那些曾經讓人焦慮不已的「職稱、頭銜、KPI」,其實都只是過眼雲煙;真正穩定內在的,是我們對「自己是誰」的清楚認知與完全接納。 韓第被譽為英國的彼得杜拉克,這些文字,就像一位長者給出很到位的提醒:「先搞清楚自己是誰,做什麼才有意義。」

  • 2025 May 04

職業講師的三大量子力

一、波粒二相性:講師即是內容,也是能量場 量子物理指出,微觀粒子同時具有「波」與「粒」的性質。這就像講師的角色: • 「粒子」代表知識的傳遞、教材的結構、論述的邏輯,這是講師的內容輸出。 • 「波動」象徵情緒感染力、語調節奏、現場氛圍的共鳴,是講師的頻率輸出。 👉 應用在教學上: 一位職業講師,不僅是內容的「知識載體」,更是情境與情緒的共振者。 你的眼神、語調、停頓、身體語言,都是「波動」在教室中擴散的方式。

  • 2025 Jul 01

一場精彩教學的「五大」關鍵技巧!

#一場精彩的教學,就如同一場美食饗宴 一塊豆腐竟然可以做出27種不同的料理? 那麼一份課程資料,你可以有多少種教法?

  • 2024 Oct 20

管理者的四頂帽 × 四頻率

當你只是「管人」,你會習慣批評、糾正、要求符合你的期待; 當你懂得「理人」,你會開始觀察、傾聽、引導他成為更好的自己。 在傳統管理的語言裡,「管理」往往被解釋為「管人」和「理事」。 但,其實「管理」真正的意涵應該是:「管事」+「理人」, 進一步用量子力學的觀點來看,管理是一場「能量的場域創造」, 我們可以把「管理」視為是一種對能量、秩序與關係的量子調控。

  • 2025 Sep 14

關於廖孟彥

  • 企業內訓
  • 顧問案輔導
  • 1-1教練諮詢

學習資源

  • 線上課程
  • 『教學的王道』著作
  • 『孟想彥語』牌卡

聯絡我們

  • Email: youngrich0928@gmail.com
  • 地址: 桃園市大園區高鐵南路一段50號10F-2
  • 公司名稱: 秧碩國際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 統編: 90739985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廖孟彥|最懂企業培訓的專家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

廖孟彥|最懂企業培訓的專家

免費訂閱電子報取得最新內容

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