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孟彥|最懂企業培訓的專家
0
  • 登入
  • 關於廖孟彥
  • 企業培訓
    回主選單
    • 企業內部講師培訓
    • 領導與管理系列課程
    • 體驗式課程【領導饗宴】
    • 簡報架構設計與說服技巧
    • 顧客滿意與客訴處理技巧
    • 顧問式銷售技巧
    • 問題分析與決策思考力
  • 顧問輔導
    回主選單
    • 內部講師團建置
    • 1-1教練諮詢
  • 學習資源
    回主選單
    • 線上課程
    • 著作出版
    • 培訓教具
  • 孟想觀點
    回主選單
    • 講師教學
    • 經營管理
    • 服務行銷
  • 孟幻生活
    回主選單
    • 人生百味
    • 孟饗私廚
  • 聯絡我們
  • 註冊
  • 登入
  • 0
廖孟彥|最懂企業培訓的專家
  • 關於廖孟彥
  • 企業培訓
    企業內部講師培訓 領導與管理系列課程 體驗式課程【領導饗宴】 簡報架構設計與說服技巧 顧客滿意與客訴處理技巧 顧問式銷售技巧 問題分析與決策思考力
  • 顧問輔導
    內部講師團建置 1-1教練諮詢
  • 學習資源
    線上課程 著作出版 培訓教具
  • 孟想觀點
    講師教學 經營管理 服務行銷
  • 孟幻生活
    人生百味 孟饗私廚
  • 聯絡我們
部落格
  • 文章總覽
  • 分類
  • 講師教學 (15)
  • 經營管理 (9)
  • 服務行銷 (2)
  1. 首頁
  2. 孟想觀點
  3. 將經驗化為智慧:知識萃取的力量!

將經驗化為智慧:知識萃取的力量!

2025 Apr 27 講師教學

將經驗化為智慧:知識萃取的力量!

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競爭力,不再只是掌握資訊量的多寡,而是能否快速地把經驗轉化成可複製、可擴散的智慧。 

知識萃取的目的就是把藏在每個人腦袋裡、平常說不清楚的「實戰經驗」,轉成大家都能看懂、學會、用得上的智慧資產。

如何將個人或組織內部寶貴的隱性經驗轉化為可傳承的智慧,已成為企業永續發展的關鍵。知識萃取,正是將經驗具體化、結構化,讓智慧得以流動與放大的重要方法。

什麼是知識萃取?

知識萃取指的是: 簡單的說,就是把內部高手的實戰經驗,整理成有條理的知識,讓別人可以學會、照著做,甚至做得更好。也就是系統性地將隱性知識(個人經驗、直覺、技能)提煉、整理、結構化,使其成為可以被他人理解、應用、傳承的顯性知識。 

這個過程不只是紀錄,更是一種智慧放大與複製的工程。它的價值,在於讓「少數人會」的經驗,變成「組織裡每個人都能掌握」的實力。

一般來說,知識可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知識如何流動?

要理解知識的本質與流動方式,我們必須認識這兩個基本理論,從知識金字塔到SECI模型: 

1. 知識金字塔:從資料到資訊,再到知識與智慧,每一層都是轉化與提升。 

●資料(Data):零散的原始數據,如客戶購買紀錄。 

●資訊(Information):經整理有意義的資料,如「40%的客戶選擇A產品」。 

●知識(Knowledge):能被理解與應用的資訊,如「針對40%客群推廣A產品」的行銷策略。 

●智慧(Wisdom):能做出價值判斷與創新決策的能力,如「預測未來趨勢,設計新產品」。 

💡謹記:知識不是資訊堆積而來,而是需要消化、吸收、整合與應用。 

 2. SECI模型:知識透過社會化、外部化、組合化、內在化不斷流動與擴展。 

●Socialization(社會化):透過直接互動、師徒制,將隱性知識在人際間傳遞。 

●Externalization(外部化):將隱性知識轉化為文字、圖表或模型。

●Combination(組合化):整理並結合不同顯性知識,形成新的系統或方法。 

●Internalization(內在化):透過反覆實踐,把外部知識轉化為個人的隱性技能。 

💡謹記:知識不是靜態資產,而是一個動態轉換的循環。組織必須設計機制,讓知識能從「腦袋  到文件,再回到腦袋」,不斷地提升和內化。

什麼經驗值得萃取?

「那什麼樣的經驗值得萃取呢?」這也是企業經常問我的問題,進行知識萃取前,我們需要先「選料」,並不是每段經驗都有轉化價值,我建議用以下三個標準來挑選:

🔖知識萃取的四個層次:道、法、術、器

那麼要如何開始呢?要進行一個完整的知識萃取,一定會先釐清和掌握以下這四個層次,才能讓萃取出來的知識是「見林又見樹」,說明這四個層次的梳理,如下:

🔖具象與抽象的轉換:提煉經驗的關鍵能力

「我要如何將無形的經驗進行轉化呢?」這是企業在進行經驗萃取時共同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其實最實務的做法就是要從具體事件找出共通模式,再抽象成原則,最後再具體化成教材或案例。 因此,知識萃取的高階技術,在於能夠: 

●從具體經驗中找出共通模式(如:成功銷售的共同點) 

●將這些模式抽象化為原則(如:了解需求先於推銷) 

●再重新具象化(如:設計成問句引導流程)

🔖完整的知識萃取運作流程

知識,唯有在流動中發光。每個步驟都像篩砂,層層過濾,最後留下可複製的黃金經驗。

因此,知識萃取要避免停留在表面的故事而讓萃取的內容失焦了,訪談時一定要掌握開放式提問與追問細節的節奏,系統性的進行萃取,流程如下: 

1.重現情境 :引導受訪者具體描述當時場景、角色、環境。 

2.追溯細節:追問行動步驟、選擇依據、心情判斷等細節。 

3.提煉方法:從敘述中辨識出關鍵行為、思維模型、成功要素。 

4.促進轉化:將知識整理成教材、標準作業流程(SOP)或案例分享教材。

🔖如何成為一位優秀的知識萃取師

未來能夠萃取、整理並有效傳承經驗的人,將成為組織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要成為一位優秀的知識萃取師,不只是懂得問問題,更需要掌握一套專業的思考、分析與轉化能力。

以下是成為知識萃取師必備的核心能力,包括: 

 ●提問分析能力:能聽的出資訊背後的邏輯與模式。 

 ●領域專業知識:了解特定領域的專有概念與術語。 

 ●總結概括能力:將混亂的敘述梳理成有邏輯的架構。 

 ●懂得教學設計:能將知識轉譯成為易學易用的內容。 

知識萃取師既是知識的挖掘者,也是學習設計的建築師,如此才能讓個人智慧成為組織資產,能夠被分享、被應用、被延續。

📖結語

每一段經驗,都是時間贈予的寶藏。 

知識若僅停留在個人,終將隨時間流失。 

若能用心萃取,這份智慧將超越個人,成為點亮更多人的燈塔。 

知識最美的樣子,不是收藏,而是流動、啟發與傳承。 正如

愛因斯坦所說: 「智慧不是儲存資訊,而是能夠運用知識。」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達到教學目標的成功關鍵!

  • 2024 Jul 04

給年輕成功者的「3個」重要提醒!

經過精彩絕倫的準決賽「無限料理地獄」的殘酷淘汰賽後, 總決賽是白湯匙的愛德華李對上黑湯匙的拿坡里美味黑手黨, 最終由這位今年剛要滿30歲的年輕廚師黑手黨勝出! 其實不只是廚師這一行,每個行業都是一樣的道理, 這也是我在職場多年來很重視和一定會觀察的地方, 所以,我總結歸納以下「3個」提醒給成功的年輕人:

  • 2024 Oct 10

教學,是一場頻率的修行

今天,刻意放下手邊的忙碌與輸出,把自己交還給自己。不是因為累了,而是~ 因為我明白:「真正持續穩定的輸出,來自內在能量不斷的提升。」 在持續輸出的過程中,我愈來愈清楚: 真正能影響生命品質的,不是外在成就,而是內在意識的頻率狀態。

  • 2025 Jun 14

從傳統培訓走向精品課程 ,內部講師應具備的3個角色和5種表達能力

近幾年來企業的講師培訓課程已經從傳統的「內部講師培訓」課程,逐漸轉向「企業精品課程」師資培訓,也就是企業更有目的性的將要傳承的「核心課程」透過內部講師團的知識萃取、教學設計和教材編撰,開發出一套可以讓講師透過教學來傳承知識和經驗的「企業精品課程」。那麼,要如何培養內部講師具備這樣的能力呢? 我將分成兩個培訓重點跟大家分享,一個是:講師「三位一體」的角色定位,另一個是:如何展現五大「言值」的教學表達力。

  • 2025 May 22

用「生態說」談企業生存之道!

博士班的教授在課堂上分享了這段話: 「恐龍的集體滅絕,不是牠不夠聰明或努力,天擇而已!」 接著,說了很發人省思的一段話: 「企業的生態環境主宰著企業的發展與生死,以長時間、寬視野的角度來看,不難發現,企業間的競爭優勢只是假象。換言之,不是企業很優秀,而是剛好被環境選中。」這段話的核心意思是....

  • 2024 Nov 08

主管與新世代對話,從「調頻」開始!

近期承接很多跨世代領導的課程,有感而發。  現代職場中,許多主管發現自己與年輕員工之間「話講了,對方沒聽懂;努力帶了,對方卻閃人了」。 從量子領導的視角來看,這不是教不會,而是「頻率不對」。  我用量子的三個角度來做分析,如何重新調頻、對焦和產生共鳴,如下:

  • 2025 Jun 14

關於廖孟彥

  • 企業內訓
  • 顧問案輔導
  • 1-1教練諮詢

學習資源

  • 線上課程
  • 『教學的王道』著作
  • 『孟想彥語』牌卡

聯絡我們

  • Email: youngrich0928@gmail.com
  • 地址: 桃園市大園區高鐵南路一段50號10F-2
  • 公司名稱: 秧碩國際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 統編: 90739985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廖孟彥|最懂企業培訓的專家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