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分別 × 不取捨 × 不批判
三不原則 × 領導者的觀照力
2025 Sep 08 量子領導筆記
三不原則 × 領導者的觀照力
不分別 × 不取捨 × 不批判
我們的觀察,常常不是客觀的,而是夾雜了大量的過去經驗與偏見 —— 而這,正是量子「觀察者效應」的一種顯現。這些都是我們的慣性大腦(門衛意識)在「分別、取捨、批判」。
身為一位領導者,若無意識地落入「快速分類與判斷」的慣性,就容易錯過團隊或員工更深層的本質狀態。
這三個「不」,就是:不分別、不取捨、不批判。
正是在量子領導中,提升「觀照力」的重要修煉。

1. 不分別: ——不急著用身份、標籤去定義一個人或一件事。 不急著貼標籤、不馬上定義對方是誰,例如不要急於分類成「認真的人 / 敷衍的人」、「高潛力 / 問題人物」。 因為人在不同頻率與情境下,會展現出不同的樣貌,若太快分別,容易誤判。
2. 不取捨: ——不因個人偏好或習慣,只挑選自己喜歡的資訊。 不急著選擇相信誰、不相信誰、聽誰的意見、不聽誰的聲音。領導者有時需要「全盤接受」,先讓訊息與狀態浮現,不急著採納或否定。
3. 不批判: ——不急著用好壞、對錯來評論,先理解背後的原因。 放下對「對錯 / 善惡 / 對立」的慣性反應,學習從「好奇心」,而非「判斷」來看待他人與事件。這樣的能量頻率,更容易促進信任、共振與改變。
在量子世界中,「觀察即影響」。 當我們戴著「標籤的眼鏡」去看人,看到的只是我們想看到的粒子結果。
若我們能練習這「三不」原則,我們就能捕捉到波動中的可能性 —— 人的潛力、觀點的多樣性、團隊的隱性價值。
這也是量子領導中強調的:「用中性覺察創造能量場。」
0則留言